第203章百废待兴要花钱
自从方腊击败种师道以后,朝廷上下早已将其视为心腹大患。
只不过是苦于力量不足,所以才任其坐大。
其实,寻常士子所言,赵佶与朝中重臣早有过考虑。
只不过,驱虎吞狼之计,实施起来变数实在是太大了。
一来,金兵对地方的破坏性不可控;二来,宋廷缺乏钳制金人的手段,若其入关之后赖着不走,那朝廷岂不是成了天大的笑话?
第三点尤其重要,那就是作为中原正统,宋廷上下早已将西夏、北辽、金国视为蛮夷之辈,若是引其入关,便等若朝廷向天下人宣布,朝廷不如方贼、不如金人!
这对于军心、民心而言太过重要!
要知道,一旦民心动摇,等若国本动摇。
到那时,岂不是给了方腊窜据正统的机会?
因而,除非迫不得已,否则,赵佶轻易不会引狼入室!
……
五月初二,方腊自封为王的第二日,他便带着扈从去了田间地头,巡查苗情。
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何时何地,充足的粮食始终是稳住人心的不二法宝。
江宁作为人口大镇,每日都要耗费大量的粮食。
若能在保证原有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增产增收,对于稳定统治而言意义重大。
一番巡视过后,方腊还是发现了诸多问题。
五月初三,方腊召集臣属商讨兴修治下水利事宜。
首先便是江水河道疏浚一事,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河道宽敞之处淤积了大量的泥沙,导致河床抬升,不利于船只通行;其次便是江宁府灌溉水系的问题,方腊占据江宁府之后,虽对部分水渠进行了疏浚整治,并且修建了一定数量的水车,然而,由于地方的河渠荒废已久,想要全面整顿非一日之功。
一众官员之中,只有几名降官有过治水经验,其余人等根本不是水利专才。
不过,眼下百废待兴,方腊麾下人才匮乏,每个人甚至要处置众多事宜。
幸好,方腊自封为王之后,对麾下功臣进行了封赏,也让相应人等有了盼头!
兴修水利,百年大计,方腊提出问题之后,众人都觉得干劲十足。
与只知享乐的皇帝赵佶相比,方腊显然更务实,更像一位有为之君。
匠工营的汤隆也参与了议事,因为开凿河渠,炸开山体需要火药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器械,没有匠工营的配合显然是万万不能成事的。
与会时,汤隆侧耳聆听,不敢错过任何一个字。
要知道,这可是吴王上位以来的第一次议事,意义重大。
最终,汪末泥自告奋勇,领下了疏浚江水河道的差事,而陈泰也接下了疏浚河渠水系的任务,汤隆作为匠工营主官,自然要给予配合。
散衙归府之后,汤隆回到了匠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