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经辅失和(1 / 2)

大明的士绅很重乡土观念。

对于商人陈振龙来说,更是如此。

陈振龙冒着千辛万苦,从吕宋盗来红薯种苗,回到八闽之地,就是希望这种高产作物能对家乡的人们有所帮助。

现在,陈振龙又想盗取兴义军的管理措施。

让普通百姓来选自己的官员,是陈振龙以前完全不敢想的事情。

但却是作为商人的陈振龙梦寐以求的事情,大明的商人地位太低了,空有财富,没有地位。

想要获得地位,就必须去研究四书五经。

走南闯北的商人,见惯了世面,看过太多的表面光鲜亮丽,里面肮脏不堪的儒生,对于这种表面高大上,与实际矛盾的书籍,怎么学得进去。

陈振龙一看就想吐。

而他的儿子,陈经纶也看不进去。

陈振龙父子想要把这种百姓选官的思想,传递进大明,但他们可不敢自己去宣传。

这种事情,被发现了,大明的官员一定会灭他们九族。

如果陈振龙有十族,灭十族都有可能,但第十族是指学生,作为商人,陈振龙哪里有什么学生。

陈振龙知道徐霞客喜欢写游记,他希望徐霞客将他的见闻写进游记中,将民选官的思想传播开来。

陈振龙希望通过这种思想的传播,能让大明好起来,兴义军的领地发展得太好了,根本是大明朝不能比的。

大明朝,确实是腐烂透顶了。

辽南三月被兴义军攻克,到了现在十二月,辽西都还只来了八万兵马,离熊廷弼要求的二十万精锐差太多。

各地因为征兵援辽的事情,发生了太多龌龊的事情。

陕边重镇,边将为了避免调去辽西,擅起边隙,攻击边外的蒙古部落,结果被反杀进关内,杀进关内的蒙古部族,烧杀抢掠,屠戮千里。

淮营守备王锡斧用破船当好船使,在街上招募乞丐当精兵送往辽西。

因为大明朝廷从蜀中调了太多的兵马送到辽西,蜀南土司又反了,沿途郡县纷纷弃城而逃。

本来要来援辽西的白杆兵统帅秦良玉回去平叛去了。

蓟镇总兵杨茂春称病,不听调令,朝廷怎么催促,也不愿意上任。

援辽浙江参将袁应兆只带了七十多人前往辽西,听说熊廷弼在辽西严格核查,熊廷弼杀起人来,是不念情谊的,他可不敢去。

援辽浙江参将袁应兆到了天津卫,一面请求留守登莱之地,一面在天津卫出高价安家银招募新兵。

新兵倒是招募到了,但安家银却没有给。

袁应兆根本就不想给,这些新兵闹事,他就让自己的亲信家丁将闹事的新兵打杀,结果打成了一锅粥。

这些事情,就不应该是一个正常的国度能发生的事情。

就连辽西之地,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也吵翻了天。

经略熊廷弼一到辽西,就将巡抚王化贞得罪得一干二净。

本来还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现在完全撕破了脸。

经略熊廷弼五天三梳,就是为了讲明巡抚王化贞干的不是人事。

巡抚王化贞干的确实不是人事。

自从经略熊廷弼说辽西要以防守为主,打了巡抚王化贞的脸以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