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勤事,秉烛达旦的十八房同考官们在经过数日的辛苦奋斗后。终于选出了推荐给主考官的“正卷”和“备卷”
明代考试法规定,如果有的话。“抡才大典”录取工作,皆由同考官先行批阅,并按一定之比例将拟取的卷选出,并贴条注明“荐”字,交给正副主考官,由正副主考官决定最终录取者
其中,正卷是指各房同考官按名额向主考官正式推荐的中式试卷,备卷则是当正卷被主考官淘汰后备用的“替补”考卷。
同时,在这些中式的考卷中,同考官们还会挑出一些格外优秀的文章,作为“程文”上报主考官。
“程文”是最后评定考生名次的重要依据,上报前需要得到所有各房同考官的一致认同。
当然,这一切主考官都拥有最后决定权,如果主考与其他考官发生矛盾,以主考的裁决为定。
主考官焦竑皱着眉头看着案桌上叠的老高的朱卷,这里是各房送来的正选考卷一百三十五份,备选考卷五十份。
相较与同考官们,他的工作倒是显得轻松的多。每份考卷他只需要细细的扫一便,再看看同考官们的评语合不合适,就可以决定一名考生最终的命运。
不过,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一份落选卷,让他有些犯难。
考卷由三房的同考官推荐上来,本来是进入正选。但再经过副考官卢相生手中后,直接被打入了落下。
现在卷子流到了焦竑的手里,等他最后的裁决。虽然他拥有最后决定权,但作为主考官,为了维护整个团队的和谐,他一般很少会推翻同考官,尤其是副主考的决定。
毕竟,考试只是临时的,大家以后还要同朝为官,副主考卢相生由应天巡按推荐,是南京翰林院的学士,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一个举子的名额,驳了对方的面子,以后大家可能很难再相处了。
焦竑没有看内容,而是先看了同考官和副主考的评语。
同考官是国子监的一个教官,焦竑对他的学问、治学态度都有不错的印象。这个同考官对于这位落榜的举子评价颇高,说他才思敏捷,文章老成,做的《四书》义是不可多得的好文,认为长题当以此为式。
文章被这个同考官推荐为“程文”,并得到其他十八房的同考官一致认同。
被推荐为“程文”的文章,竟然直接被卢相生打成落选,焦竑心中疑惑,又看了看他的评价。
只见卢相生对这位考生的评价是,文章尚可,本也可以成功入选,但该考生交卷过迟,可见其平时对圣人的文章并不熟捻,更当不得才思敏捷,姑让其落选。
考生交卷的早缓也是考官对于其评价的重要依据,焦竑此时并不觉得副主考的评判有什么问题。
只是,一篇文章竟然得到了十八房考官的同时推荐,必定有其独到之处,焦竑忍不住好奇,翻开朱卷读了起来。
考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那篇得到众多推荐的《四书》义,考题是“敢问交际何心也”,
但见考生的破题首句是“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焦竑一路读下去,还未及过半,但觉此文开合极大,理题却一分不乱,真真是篇好时文呀!
焦竑的心中产生了纠结,他想推翻副主考的评价,却又担心日后的同僚关系,只好暂时忍住,继续详读下去。
但看到中股部分,不觉拍案叫好。此文破题即抓住“交”字,入题转入“诚”,中股又归于本心,最终阐释成“心之所望。”
甚得阳明先生的真传呀,作为金陵的心学领袖,焦竑见到此等文章,当是喜爱不已。
焦竑夸张的动作,引得考房内的一众同僚纷纷侧目。
焦竑尴尬的笑了笑,让诸人继续阅卷,并示意让人请副主考过来一下。
卢相生南京翰林院学士的身份并没有什么让人称道的地方,但他却是应天巡按直接推荐的人。
应天巡按按品秩来说,只是区区七品,比他这个国子监祭酒低的不多,但按照本朝以下制上的管理思路,七品的应天巡按实权极大。
与分管一省的赋役、司法、治安的巡抚相对,巡按则分管的是一省的监察,也可以插手民政、司法、军事。
职位不高,实权很大,勉强对比的话,巡抚是高官,巡按是省政法shuji。
卢相生是应天巡按马伯才推荐,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焦竑也不得不考虑。
军士引着卢相生过来,焦竑示意他坐在自己下手。
“主考大人让下官过来,所谓何事呀?”面容清隽的卢相生好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