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登临(1 / 2)

乱世逍遥客 海正 4495 字 2023-05-18

中岳嵩山以辕山分界,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相传大禹治水,凿通了辕山,便将其妻涂山娇所居的崇山命名为“太室”,而妻妹涂山姚所居的季山命名为“少室”。

后来,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在少室山建了一座寺庙,名为少林寺。在随后的数百年间,少林寺不但成为中土禅宗的祖廷,而且成为中原武学的圣地,无数落难的武林高手将少林寺选为避难所,并将毕生的武学留存了少林寺。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更是天下皆知。少室山也随着少林寺名闻天下。

相形之下,世人对太室山就十分陌生了,有些人甚至只知道有嵩山和少室山,根本不知还有一座太室山。当年,清风观的创建者清风道人正是看中了太室山的清静以及与少林寺这个武学圣地相邻,才将道观建在了太室山主峰峻极峰下。

这日黄昏,王本草一路打听着,摸索着,终于赶到了嵩山坳。嵩山坳里有一座小山包,山包上面建了座封祀坛,山包下有一家客栈,名叫少林客栈,是嵩山坳里唯一的一家。从各地来的往少林寺进香的香客只能在此投宿,王本草幸运地住上了最后一间客房。

对于此次嵩山之行,王本草还是有些兴奋的。他甚至有些庆幸自己选择了留在幽冥教,否则哪有机会拜会武林英豪?而且还是以如此正大光明的形式。若是在练成先天功的时候选择了悄然离开,如今最多也就是做个游侠,断无归属感,内心也不会因为有靠山而显得从容不迫。

因此,对于此次拜会清风观,王本草是期待着有所收获的,就算不能为太平山庄拉拢一个盟友,至少为自己结交一位武学高手。

第二天一早,在一位香客的指点下,王本草一人一刀奔着太室山的峻极峰攀登过去。

深秋时节,漫山红遍,风景着实可观。若是太平盛世,必然游人如织,争相秋游。然而自大唐亡国以来,天下分崩离析,中原战事不断,百姓屡遭兵燹,流离失所者不在少数,所以太室山上并无几个行人。

不过王本草初次独自出山,甚为自在,加之为幽冥教连立两功,心情大好,登到偏僻无人处时,忍不住运起蛙行术来,在太室山道上如青蛙般不停地上下跳跃,同时呼吸着山间的清香,伴着不断入耳的各色鸟语,如入人间仙境,畅快怡然。

王本草手脚并行了一阵,便又换回双脚着地,快步攀登险峰。不知交替行进了多少回,行了多少里的山路,王本草已是口干舌燥、大汗淋漓。一摸包袱,先前为了登山方便,已经在山下把水袋里的水全都倒掉了,于是只好放慢脚步,一面攀登,一面四下里寻找水源。

没走几步,王本草忽然眼前一亮,只见前面的山道旁有一条闪着银光的细带,根据经验,那只能是山间的泉水!王本草大喜,情不自禁地再次手脚并行起来,只两个纵跃,便落到了数丈外的那片水光处。原来,那儿有满满的一汪水,正不停地向外溢出,形成了一条细小的水道。

不过,王本草落到那方水边时,却没有立刻拿水袋去取水,而是呆立当场,心中满是悔意。原来,那汪水所在的地方是一块开阔的山间平地,水的另一边,一株大松树下,还躺着一个年轻的道士,正用惊异的眼神打量着王本草。显然,王本草露的这手功夫被这个道士瞧见了。

那道士在王本草纵身跃起的时候,还四仰八叉地躺在松树下;待王本草落地,却倏起缩身坐了起来,右手极自然地落在了身边的宝剑剑柄上。王本草从那道士灵敏的反应和锐利的眼神中看出,这个道士也是个武林高手!

正当王本草不知是该赶紧取水解渴还是跟那道士打个招呼的时候,却见那道士打个哈欠道:“要喝水也得先洗洗手吧?瞧你这手,脏得像鞋底!”

王本草抬手一瞧,果然很脏,遂就着那股细流将手洗了个干净。正欲取出水袋灌水,忽又想起一事,遂问那道士:“道长久在这山中居住,可知这水能喝不能喝?”

那道士指着那汪水道:“此处是个泉眼,因水形似个方方的砚台,所以俗名‘砚台泉’。但这泉水并非来自地下,而是来自山顶。每年春天的时候,山上的雪化了,便顺着山体中的暗道下泄,在此处冒出了地面,形成了一池春水。如今这水,乃是拜前天的一场秋雨所赐,隔了一天,倒更加清澈,勉强喝得。”

王本草闻言,叹道:“秋天的雨水自然比不得春天的雪水。”

那道士闻言点头道:“这砚台泉的水是冷的。阁下风风火火地上来,一个火热的身体,贸然喝这山间冷水,只怕不宜。小道这里有秋天的大叶苦茶,正是用这泉水煮的,若不嫌弃,共饮一壶如何?”

王本草见这道士倒也爽快,便抱拳道:“多谢!”

那道士沏了一盅茶,亲手奉到王本草面前,随口吟道:“树下一壶茶,喜逢有缘人。”

王本草见那道士虽然年轻,却谈吐不凡,且目光深遂,眉宇间洋溢着一股正气,一副颇有道行的样子,忍不住多瞧了两眼,却见那道士放在右侧的宝剑与拂尘皆非凡品,左手边的另一把剑倒有些普通,面前的一方茶几并一套茶具也是颇为讲究,绝非寻常道士可比,只是不知与那新任观主玉成子是何关系。

王本草连吃了三盅热茶,渴意大减,一面致谢,一面自嘲道:“实在是渴极了。三盅茶下肚,再喝就不美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