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阿武在,一些小事都能交给他做。村里人很快就知道阿武的存在,对此他们十分习以为常。 以元家现在表现出来的财力,到现在才买人都已经算晚了。 比起关注元家的事情,他们只想着再加把劲,好能够拿下个月的前三名。九月初的时候,元随君便根据平时表现选出了最勤奋的三人,并且按照约定,一人给了一架三锭脚踏纺车。 这纺车的好,大家都是看在眼中的,只是去老贺那边买一台都得二两银子——这还是看在他们是卢山村才给的优惠价,他们着实舍不得,于是便把希望放在每个月那三架上,好给家里省点钱。 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盖房的效率还是相当不错的。 九月十九号,四进宅子中便已经盖好了其中两进。 张李氏等人又花了一天时间将宅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然后苏悦灵便快乐地住进自己的新房子了。 新宅子比原来的屋子要宽敞许多,苏悦灵住的还是面积最大的正房。一般来说,正房都会隔成三间,两边做卧室,中间做大堂。但苏悦灵觉得隔三间的话,她住的房间面积都没三十平方呢,她才不干。 这房子是她要盖的,她这个主人的意见是最重要的。于是这院子中便按照她的要求改了下来,整个正房都属于她的房间。因为面积够大的缘故,还能弄个衣帽间。 她那正房两边的耳房也都被她给包了下来,一个可以做她的淋浴室,另一个做她个人的小厨房。至于后罩房那排,则能够安排住仆人。她一个人就需要不少仆人了。 元随君住在另一个院子里的正房,他那正房倒是按照普通宅子格局来布置,一个中堂,两个房间。以后招待客人都可以在他那边。 元宝姝住在靠近苏悦灵更近的西厢房中,她那西厢房其实也等于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落,大小都快比得上元家原来那一进宅子了。另一个东厢房可以作为女眷的院子。 至于元随风,则住在元随君那边的西厢房院子中。另一个东厢房一样能用来给男客们休息。 苏悦灵对这安排颇为满意,对外完全可以说是为了男女避嫌。看,她是多么讲规矩多么安分守己的一个人啊! 只有系统才知道,苏悦灵单纯只是为了自己住大房子罢了。 什么规矩全都是借口。 房子都搬了,仆人就得安排起来了。虽然其他宅子都还在修建状态。但目前他们住的地盘也足够大了,只有元宝姝和阿武的话,还真没法打扫。 苏悦灵还是很喜欢元宝姝的,她当然得多找几个仆人,把元宝姝从家务活中解放出来。 反正后罩房可以住很多人! 她掰着手指数了起来,“咱们家里做饭的最少得找两个,专门给我做饭的也得一个。我身边的丫鬟,少说也要两位!这房子这么大,粗扫仆役怎么也得安排四个吧。宝姝身边最少也得安排一个丫鬟,随风也给他安排一个好了,和他年龄相仿的就可以,不过找这个得看眼缘,所以他的小厮等他自己回来再找。” “月钱我出就行,毕竟我是一家之主。” 元宝姝发现,按照嫂子这算法,家里都得找十几个仆人了。 一口气找十几个仆人,只怕城里的人牙子都没法马上找出那么多。毕竟广宁县在整个定南州里算是比较小的县,也没那么繁华。 再说了,即使人牙子找了人过来,他们家也得挑选出合适的。
这方面元随君倒是很顺其自然,“慢慢找就可以,优先找悦灵身边伺候的。” 他收到消息说他写的那故事十月一号便要在大夏每家秋雨轩上架。 元随君希望自己这故事能够受欢迎,这样将来润笔费也能拿到更多。虽然苏悦灵说她是一家之主,但元随君不可能真吃她的用她的。 等家里人多了以后,只怕一个月开销都得在五十两以上了。嗯,每个月怎么也得写个一万字的内容去交稿才是。 因为苏悦灵着急着找丫鬟的缘故,元随君只好跟着阿武进城一趟。 现在的阿武比起月初时,因为吃好睡好的缘故,脸上的肉都多了不少。他性格有些活泼,但还算听话,元随君和苏悦灵交代的事情都会认真完成。 他和村里其他人处得相当不错,村民们都十分乐意跟他聊天。 元随君希望后面找的仆人别比阿武差太多。 他找的是城里口碑不错的人牙子庄婆婆。庄婆婆虽然也爱财,但倒有底线,不会为了躲弄点钱,将手头的人卖到那些腌臜地方。 元随君喜欢跟这种行事有分寸的人打交道,所以他一般都找庄婆婆,而不是寻另一个人牙子张大。 元随君说道:“我这回想要寻十个合适的人,其中有三个要会做饭,也愿意学习,可以不聪明,但必须忠诚本分听话。” 尤其苏悦灵身边伺候的人,那更是得注意再注意。 他把自己的要求一项项说出来。 庄婆婆听到这数字,登时倒抽一口气。这可是大客户啊! 这单做下来的话,她都可以休息半年了。 但她手中现在也就只有七八个还没出手的,这七八位元随君都未必会看中。 她沉吟片刻说道:“如果您不着急的话,再等我三天,我去附近县找一下。” 他们几个县的人牙子也是互相认识的,她手头人不够的话,也可以问问他们。只是这样的话,就得把钱分一部分给他们了。 “我现在手中刚好有一家子人,都是忠厚人,可惜老家遭了灾,田地都没了,正好卖身为奴。那家的妇人烧菜手艺不错,男人也有一身力气,还有个女儿,力气也大。”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只是那女儿饭量不少,比寻常男人还要大。” 再继续留在她这边,她都快被吃穷了。 当然了,庄婆婆之所以推荐这家,也不是怕了这家人的女儿会吃,只是看他们恰好符合要求。 等元随君点头,她便将那家人给领了过来。 元随君问了他们几句话,见他们虽然局促不安,但眼神清正,最后三个都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