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两百七十章 经世(1 / 2)

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5651 字 2023-05-18

林府门前。

这时候已经入夜,但街道上却传来一连串的马蹄声。

前方羽骑开道,后面跟着是一队仪仗,然后一顶大轿远远行来。

如此仪仗并非一般官员可用,使用之人正是新任经略宋应昌。

八抬的大轿在林府缓缓停下,八名轿夫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训练有素。

这八名轿夫都是宋应昌出任山东巡抚时就跟在身边了,他到了北京先出任大理寺卿,到今日兵部左侍郎这些人是一直跟在身旁。

至于羽骑护卫,这都是他身为兵部左侍郎后,朝廷新调来的出行排场。

宋应昌于轿内数度欲闭目养神,但心却不能静,最后脸上流露出忧虑之色来。

作为一生奉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的读书人,宋应昌明白自己心不能定,在于不能知止。

却说宋应昌知自己出掌经略后,先拜访了同乡现任内阁大学士兼掌吏部的陆光祖,然后又去了兵部尚书石星府上,最后宋应昌才来到林府拜见林延潮。

宋应昌官职的全称是‘往保定,蓟,辽三地等处,经略备倭事宜’。

当时朝廷上下认为对倭用兵关系重大,总督不足表其重,于是授予经略之职。但是宋应昌因资历不足,所以出任经略后也是引起朝廷上下一阵争议。

朝野不少官员认为经略之职,权力更胜于总督,应该派遣一名二品大员出任,宋应昌资历不足,官位不高恐怕难以服众。

不过正是由于陆光祖,石星,林延潮三人在廷议在一并支持,最后宋应昌这才受命出任。

宋应昌这一次不仅特事特办,受命节制大小官员,同时天子还允诺,能复朝鲜者,赏银万两,同时封伯爵世袭。

要知道明朝因功封爵的文臣也不过三人,其中一位正是王阳明。

但是在这样的赏格之下,若是失败会是什么结局,众官员们也知道了。当时满朝文武却都是战战兢兢,无人敢于胜任,唯独宋应昌敢于出面请缨。

加上陆,石,林三人的推举,宋应昌因此出任,不过宋应昌出任后却遭到官员反对,认为他权势过隆同时资历不足,不是合适的人选。

可想而知宋应昌会是何等心情,现在心情如何能定?

“老爷,林府到了。”

宋应昌点点头,下人替他掀起轿帘,但见左右巡骑都是举起灯笼,晃得他眼睛有些不适。

宋应昌挥了挥手,下人还以为他有什么事,于是提着写着‘兵部侍郎宋’的灯笼上前,结果宋应昌看了那灯光不知为何心底不悦。

宋应昌一甩手将灯笼打翻,下人不知何故,当即惶恐地跪在地方叩头请罪。

宋应昌自知自己没有道理,苦笑道:“不关你的事。”

说完宋应昌走进林府。

到了林府正堂前,林延潮亲自迎了对方。

二人在堂上入座,宋应昌此刻已是没有方才的焦急之色。

双方寒暄了一阵,宋应昌即开门见山地地道:“宋某这一次来拜见林公,是来答谢林公之前在廷议上力荐宋某出任经略,没有林公提携,就没有宋某的今日啊。”

要知道林延潮在官场上素有奖掖提携官员(同党不遗余力的美名。

现在林延潮听了宋应昌这么说,摆了摆手道:“经略这是哪里话,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宋应昌道:“林公实在太谦虚,另外宋某上门,还有一事求林公帮忙,恳请林公助宋某一臂之力。”

“哦,何出此言?”

宋应昌叹道:“自古以来大将在外者,若朝中没有靠山,必然遭人之忌而位子不稳。所以宋某以后出镇在外,就恳求林公出面护住宋某的后院。”

林延潮笑了笑,然后道:“经略这一次还有陆阁老,石大司马的支持,他们一个在中枢,一个在兵部,有他们坐镇,经略的位子是安如泰山,无需多虑了!”

“至于林某,于朝鲜之事仅剩参闻而已,暂做不了主。”

宋应昌道:“宋某以为圣上将倭事大权委给大司马,并让宋某经略朝鲜,正是因为我们二人主战的想法契合于圣心。但是宋某以为无论怎么打,谁胜谁负,但最后彼此还是要坐下谈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