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
这是章越一直信奉的一句话,也是唐宋时筛选宰相的标准。
明朝为了削弱宰相(阁臣的权力,所以选择没有在地方历官的翰林为宰相,其实不是一个好办法。
章越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却连一州一县都治理不好,还不如去写写小说就好,别出来当官了。
熙宁六年的九月末。
熙州,通远军迎来了丰收,使熙州河州的粮价从去年二三月的四百余文钱一斗降至了一百二十文钱上下。
趁着粮价低,章越便让各地府库从各地收粮,充实军需。
鬼章攻宋使会州,河州,桃水以西之地,因战火波及,不少百姓颗粒无收,但熙州的桃水以东及原先渭源至通远军一带却没有受到战火的影响。
所以有了一个好收成下,趁着民力稍稍缓解,章越便以钱雇役开始修整道路,沿着桃水,渭水铺设桥梁,开挖水渠。
章越一路视察了桃河的丰收,以及民间动员的情况,甚是欣喜。
六七年前古渭所在的通远军还是不毛之地,但如今渭水,桃水两岸已是几千顷开荒下去,加上今年开荒的,明年会有超过八千顷的耕田,这据章越向天子承诺的万顷耕田以上已是相差不多了。
不少熟蕃都已是完成了编户齐民,原先熟蕃都是以族帐为单位。小族数百帐,大族上万帐,但一帐到底有多少人,谁也不清楚。
经过编户齐民后,一帐改为一户,每户多少人多少丁什么名字,有多少田多少牛羊都登记在册。
章越任用蕃人熟悉文字的人来执行,不过蕃人受过教育毕竟是少,所以他又从秦凤路抽调了官吏来执行此事。
编户中最要紧的就是齐民,没有什么部族首领,也没有什么长老或是奴隶,大家一律都是大宋的子民,除了天子你们的身份都是一般平等。
对于接受编户的百姓,可以自由出入城郭,甚至还居住在城郭中,可以担任官吏巡卒,同时也要承担税赋和劳役。
经过一年,差不多有近二十万的蕃人完成了编户,这也意味着熙河路的治下多了二十万百姓。
至于治下散居的生蕃也必须举族内附,也就是举族向宋朝缴纳较轻税赋,并听从熙河路的出兵点集,如此可以获得出入榷市或至近郭处与宋人交易的资格。
举族内附是底线,必须是要求,不同意就打。而编户齐民却只是鼓励。
熙河路的蕃人一直是半耕半牧,所以相对而言愿意农耕的部分好管理,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就不容易了,你不能强迫对方。
章越也不着急,暂且潜移默化的转变蕃人。
如何蕃汉为一是一个难题。
多民族如何管理?章越就学契丹的经验,在熙河路各州各城都是修建佛寺,让智缘的徒弟到各地住持说法,同时也是了解当地蕃部的情况。
宗教在这情况下,成为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过去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这话说得极有道理,国家是什么?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要将各阶级各个民族的人糅合在一起,要靠什么?一个是暴力机构,还有一个就是共同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