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八月红楼(2 / 2)

国潮1980 镶黄旗 296 字 1个月前

也就是说,剧组待在东京的几天里,即便没有宴请的安排,早中晚三顿饭,剧组全部二十七位成员也随时可以凭券去餐厅用餐。

这还不算,宁卫民还给每人发了十万円的零花钱,供大家日常花用。

又让人把圣罗兰公司和皮尔卡顿公司为《摘金奇缘》提供的部分服装送到了饭店,让大家随意挑选。

这两项举措更是天大的惊喜,立竿见影收获了整个剧组的人心。

要知道,虽然此时对于国内的这些演员来说,无论是去港城,还是出国,每个人都有“治装费”。

但大概也就是五百块人民币的水平罢了。

剧组成员们拿到这笔钱在手里,顶多也就够在国内的“红都”订做一身西装,“四联理发馆”做一次头发的了。

所以现实情况就是,别看大家出了国,但这些出国的人还是手里没钱,几乎什么都不能买,不能干。

最多也就是上街四处瞎逛逛,通过眼睛、耳朵和鼻子解解馋罢了。

像今年五月份时,《红楼梦》剧组去港城的时候,就是这样。

大家上街看港城繁华的夜景,霓虹灯下,却连买杯“鸳鸯”吃个“菠萝包”都舍不得。

欧阳奋强所用的领带,甚至是找“李纨”的爱人借来的。

而全团的人完成出访任务从港城离开时,也没带走什么在港城买的东西。

大家不过是量力而行,买了点墨镜、打火机、丝巾、袜子之类的小东西罢了。

这种囊中羞涩的失落感,大概也只有八十年代的内地明星才能有如此的切肤之痛。

说实话,别看在这个年代,大陆内地的演员能去一次港城也是十分不易,足够让他们身边的人羡慕的了。

但对于去港城为亚视做宣传的这次经历,剧组成员回来后都感觉没多大意思。

忙忙碌碌的累就不说了,关键他们也没觉得长了什么见识,买了什么好东西。

也是因为这样,这次来日本,全团的人压根没有什么购物和逛街的奢望。

因为大家都清楚日本比港城东西更贵,港城都买不起,日本就更别想了。

岂料宁卫民会如此出手大方。

不但给大家安排了如此豪华和舒适的入驻环境,而且还给大家准备了这样的两份大礼。

这绝对是峰回路转的情况,完全让人没有想到的奇迹!大家岂不是都要欢呼雀跃?谁还能控制得住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

别说全体演员和技术人员喜出望外,连“宝黛钗”都兴高采烈,大家差点三呼万岁。

就是任大慧这个见多识广的制片主任,他也没想到才到日本,居然能有这样的一个大馅饼掉在自己的头上。

宁卫民让他们自由选择的名牌衣服具体价值几何他不清楚,但十万日元的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可以换到六千多,任大慧是非常清楚的。

这个数字几乎是他们每个人好几年的工资了。

《红楼梦》三年拍下来,“贾宝玉”才拿了两千八百八十块的工资。

宁卫民如此大的手笔,而且每个人都有份,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任大慧的认知能力。

于是尽管脑子都被这天降横财震晕了,他却保持了一定的理想,真是不敢伸手。

在和两位团长对了对眼色之后,他们都心有默契的达成了一致,然后就是马上紧急叫停。

无不对宁卫民的慷慨好客表示感谢,但是却万万不敢做主让剧组成员私相收受的。

不为别的,怕犯错误啊。

结果他们的表态登时让现场的欢腾气氛陷入了静止状态,其他人全都傻眼了。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到手的鸭子要飞的时候,好就好在宁卫民对此早有预计,国内是个什么情况他都清楚,他早就有了充足的理由来应对这种情况。

“几位领导,先别忙着拒绝。我知道您几位心里存着顾虑,但我也有几句心里话想跟大家说说。第一,从感情的角度出发,我和大家不是外人,都是一样生在红旗下的。但我出国几年,的确在外赚到了一些钱。那么作为把大家请到这里来的召集人,我就有义务把大家照顾好。日本和国内经济悬殊过大,我给大家这些钱,没有别的意思,这就像我招待老家的亲人是一样的。我只是单纯希望大家能在日本方便一些,能够玩的尽兴一点。难道亲人之间还有必要这么生分吗?”

“第二,从良心的角度出发,我也应该出这笔钱。《红楼梦》这部电视剧能拍得这么好,能成功的把这部名著影视化。各位功莫大焉。对于咱们剧组是怎么拍戏的,我多少了解一些。那是耗时三年,不计名利,真正下了大功夫搞创作。大家都是吃糠咽菜,穿着绫罗绸缎扮演公子小姐。把有限的资金全花在服、化、道上了,没有浪费一分拍摄资金。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造就了这部电视剧经典。我在此就敢断言,有了这一版电视剧,以后别人就没必要再拍了,也不可能拍得比这部更好了。”

“所以,从我也是个华夏子孙的角度来讲,我不但对这部电视剧深感与有荣焉,这次能把各位请到日本来,大有面子。而且我还能够通过代理这部电视剧的海外版权,在日本获得持续的经济回报。那于情于理,我不该好好感谢一下大家吗?没有你们的付出,没有这么好的电视剧,我又怎么可能挣到钱呢?所以尽管我已经给电视剧制作中心付过版权费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在经济上再给予各位一点感谢。咱们国内不是号召共同致富嘛,我这是响应号召啊。我要是不这么做,可就有点亏心了。”

“最后,我还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因为这些钱其实也是一种按劳分配的报酬。不瞒大家说,这次我请咱们剧组出来,哪怕是文化交流活动,其实也带有一定的商业目的。没错,我和电视剧制作中心都希望通过这次宣传能够扩大这部电视剧在海外的影响,以及进一步提升日本观众的收视率。但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我也是为了能够带动相关书籍和商品的销售,可以从中赚钱的。”

“比如说,我安排大家参加坛宫饭庄两家分店的开业仪式,我还希望能请几位主要演员抽出一天时间在日本帮我拍几段广告。大家参与其中,就是在为我工作。难道还有白使唤人的道理不成?所以如果大家真是为收下这些钱为难,怕回去不好交代的话。我们大可以签署劳动合同,明确聘请关系。这干活挣钱,总是天公地道的事吧?”

礼!利!情!无论哪方面,宁卫民拿话都占全了。

而且还拿出了具体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现场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宁卫民会说有这样的口才,会是这样的人品,不免都深感盛情,大为钦佩。

至于两位团长外加制片主任,此时也全没话了。

特别是还有众多剧组成员眼巴巴看着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再难说出个“不”字。

于是几个领导碰了碰头又一合计,最终达成共识,带着默契点了头。

“那行,就签一份劳动合同好了。既然您把话说到这份上了。盛情难却,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两位团长都表了态。

而制片主任则转头对大家说,“这些钱,大家就先收下吧,不过我有言在先啊,谁也别急着花啊,回国我们还得上交一部分。具体数额,回头商量了再定。就这样了,大家都谢谢宁经理吧。”

于是乎,瞬间现场的气氛又是一变,再度恢复了阳光普照,喜气洋洋。

“谢谢宁经理!”

简单的五个字,所有剧组成员喊得发自内心,动听悦耳。

这不奇怪,尽管这些钱不可能都落在大家自己的口袋里,但这也是最优的结果了。

总比一个子儿拿不到手强,没人不念宁卫民的好。

尤其是扮演王熙凤的邓婕,或许是天性使然,或许也是还没从角色里走出来。

又或许是因为今年刚刚参演了《二子开店》这部戏,她和沈琳跟着陈培斯也参加了宁卫民的婚礼。

彼此之间早就打过交道,远比旁人更为熟络。

此时,在宁卫民的面前,她这个“凤辣子”比其他的人都要放得开。

居然说了句,“哎哟,瞧瞧,都瞧瞧。原来咱们荣国府还是有门富贵亲戚的。这下咱们这些破落户可是不用愁了。被抄了家算什么?这不,托了宁经理的福,咱们一下子就又抖起来了……”

这恰如其分,极具角色代入感的玩笑话,完全就是一锤定音的效果。

登时就让现场爆发出了一阵哄笑。

就连宁卫民也被逗笑了。

他从中完全可以感觉到,剧组的这些人相处有多么亲近和谐。

想也知道,大概这样的彼此玩笑在三年的拍摄期间中,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

这也就难怪这位凤辣子的老公在今后会说出那样的话来了——“内地自从有剧组以来,还没见一个像你们感情这样好的剧组呢,好到我都要吃醋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