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凉州,刘备的规矩就是把抓来的战俘做分批处理,男的全部拉去做苦工,适龄妇女留下来生孩子增加人口。
这看起来完全不仁义的做法被刘备渲染成大仁大义的做法,他对此还有一套完整的行事逻辑。
因为鲜卑人不给我交税,而凉州民众给我交税,所以对待鲜卑人就不需要讲规矩,而对待凉州民众则需要讲规矩。
给我交税的在籍民众,我会竭尽全力为他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官府要事事考虑他们的感受,对待他们讲究仁义,施仁政,遇事多讲道理,少争端。
因为官府在用他们的钱搞发展,官府里官员们拿到的俸禄都来自于他们缴纳的赋税,拿谁的钱,给谁办事,大家要有这种意识。
而不给我交税的、还要破坏我税收基本盘的敌人……
我的基本盘你也敢破坏?
我的钱你也敢抢?
不好意思,那就要请你们来为我服务我的纳税人了。
对付他们,可以采用一套全新的方式,且基本上不涉及到任何凉州内部的法律法规,怎么高效怎么来。
刘备把这一套行事作风定下了一个基调,称之为内圣外王,广为宣传。
在内,以圣贤之道作为治理天下的纲领,以仁政为最高追求。
对外,则要宣扬王道,刚柔并济的王道,剿抚并用,并且绝不承诺不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如此一来,大量战俘承担了大量原本需要官府征发民众去做的徭役相关的事情。
由此,承受着繁重生活压力的农民获得了非常直接的好处。
他们身上的徭役被取代了,暂时不用服徭役了,所有官府工程都有人去做了,他们多出来了很多空闲时间,可以休息,或者精耕细作,增加粮食的产量。
而官府这边也不需要付出什么。
对待做苦工的战俘,刘备的规定就是给他们果腹的粮食去吃就可以了,保证他们不要死掉,维持在这个程度,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付出。
剩下的,就是监管,让他们可以尽可能长时间的为凉州州府做工,不要死得那么快,把人都给祸祸没了,对凉州不是好事。
我们要走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道路。
如此,就有越来越多的凉州农民不用服徭役,就可以安心生产、生孩子了。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偌大的仁政,也是一种发展成果的分润,凉州原本尖锐的社会矛盾瞬间得到了缓和,还是那种大大的缓和。
可以说凉州上下,上至官员,下至平民,对此都是连声称赞,认为这一套内圣外王的做法才是真正适合大汉的做法,应该持续下去,并且广泛推广,如此才能使得天下大治。
凉州州府,以刘备为首的执政团队在凉州民间积累了偌大的名望,拥有非常高的信誉度,即使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老农,提到“刘使君”、“刘将军”,那也是交口称赞,连连点头。
这种极高的信誉度大大降低了刘备执政团队在凉州办事的行政成本。
就荀攸的观察,现如今,凉州州府的行政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正向循环之中。
就连鼓励生育这种事情,官府代缴口赋这种事情,刘备的执政团队都能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凉州推广开来,使得农民接受,从而基本上解决了凉州范围内的弃婴问题。
可见其团队的办事能力和在凉州的信誉度。
很多在中原地区很严重而且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凉州已经被解决了,而且看上去,刘备的执政团队游刃有余。
他们还能办到很多的事情,还能做成更多的事情,他们还在雄心勃勃的规划更多的事情,要让凉州变得更好。
尽管他们已经办成的很多事情在其他地区都是不可想象的。
目睹这一切的荀攸忍不住的畅想,如果有一天,刘备可以以同样的精神在雒阳执政,是不是能够将整个天下所有的类似的问题都给解决掉,使得这个弊病丛生奄奄一息的泥足巨人重新站起来,焕发新的生机呢?
应该可以的吧?
破碎不堪的凉州都已经重新站起来了,尚且不曾破碎不堪的大汉,难道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