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一两个国家,秦国完全可以轻松镇压。
但如果国家太多,必定会让秦国疲惫不堪。
到时候,除非像是楚国一般血洗遗民,否则很难平定这源源不断的内乱。
如果有别的强国趁着秦国内乱的机会对秦国出兵,甚至是联合攻伐秦国。
那么不论秦国有多么强大的兵力与科技,都会在这种内外夹击之下面临肢解的危机。
而在秦国强大之后,内部虽然持续变化,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统治体系。
但是秦国对于周天子却并没有任何的不恭敬,每年都会按时的上缴岁贡。
除了没有按照周礼治国之外,秦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说是做到了人臣之典范。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天子刚刚即位,周王姬又怎会如此迫不及待的对秦国动手?
秦寿之前一直想不明白,然而在见到了周王姬的一系列操作之后,他逐渐的醒悟过来。
周王姬或许并不满足于一个摄政的位置,她或许还有更加远大的野心。
而要想要实现她的野心,她便必须得不停的提高自己的威望,提升自己能够掌握的实力。
而要想提升威望,最快捷的方法自然是立威。
而要想提升自己手中的实力,最快捷的办法便是吞并别国的土地。
所以,周王姬挑选的一个对她来说最佳的立威与吞并的对象——秦国。
秦国占据了周王朝曾经的国都,周王朝可以名正言顺的取回自己曾经的王畿。
秦国的子民曾经都是周王朝的子民,两国的文化相通,周人统治秦人更加容易与轻松,不必担心会有文化差异。
秦国战无不胜,在诸侯之中是一个强劲的国家。
如果周王姬能够将其消灭,周王姬的威望自然能够得到空前的提升。
而事实上,当时的周王姬携天子分祚之势,列秦国之罪,直接将秦国置身于诸国的对立面。
天下诸侯被迫与周天子统一战线,与秦国关系亲近的诸侯都不敢支援秦国。
周王姬伐秦,若非是秦寿各个击破了南方强大的褒国与庸国。
若非是楚国背弃了列国联盟,最终鹿死谁手还真是犹未可知。
最为关键的是,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周王姬不是想着要独占镐京与咸阳之地,执意按照古礼于函谷关集结,正面与秦国决战。
而是选择多面夹击秦国,秦国也必定会一败涂地。
总的说来,周王朝之所以会走到如今的局面,秦国之所以能够有一代称王的机会,完全取决于周王姬的神助攻。
周王姬也知自己的野心导致了目前的一切,她的脸上露出了些许的落寞。
但是很快她便又振作起来。
秦国虽然得到了称王的机会,但是周国却也因此而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
她在这个过程中也拉拢了列国诸侯,将来未必不能够实现自己的野心。
只要最终能够达成目的,途中的坎坷又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