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同一般无二,秦寿直接照抄了儒家的小康。
然而在秦寿抄完“小康”之后,孔儒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如果没有“大同”珠玉在前,孔儒一定会欣然接纳“小康”。
然而在听了更加理想的“大同”社会之后,孔儒短时间内便有些难以接受“小康”这个更加现实的理想。
秦寿也看出了孔儒脸上的纠结,随即开口问道:“不知先生以为,男儿生于世,当先如何,再如何?”
孔儒微微一顿,略微皱眉沉思,随即开口道:“当先修身,而后治国。”
秦寿闻言之后点了点头,随即补充道:“男儿生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并且,需要步步为营。
治理国家也是相同的道理。
商王帝辛废除奴隶制与活人祭祀,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商王变法选择的时机不对,以至于天下诸国皆反,最终失了帝业。
天下共主,人王至尊,尚且不能够一蹴而就,先生以为,周国,秦国,乃至天下各国,谁能够直接推行大同呢?”
孔儒顿时醒悟过来,秦寿提出“小康”,并非是告诉自己要放弃“大同”,相反,“大同”与“小康”并不矛盾。
只需要一步又一步的走下去,等到小康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自然会有新的思想萌芽出现,自然会有人在“小康”的基础上去实现“大同”。
虽然自己或许见不到这一天,但是只要自己的传承能够延续下去,那么自己的理想终有一天可以实现。
豁然开朗的孔儒满脸崇敬的向着秦寿拜道:“弟子原本以为自己四十已不惑,今日得见君侯,方才知晓自身之不足!
待此间事了之后,弟子一定寻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好生治学,如此方才不负君侯指点之恩。”
秦寿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他知道时间已经成熟,于是果断开口邀请道:“我秦国有诸多学派,其中有“非命”“尚贤”的墨家,也有研究农耕与商贾之道的农家与商家。
寡人早就有心整合各家学派,建立一个学宫,用于探讨学问与发扬各家之所长。
只是,一直以来寡人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替寡人主持学宫。
今日得见先生,知先生有济世安民之才,又有治学创新之能,更有一颗公平公正之心。
私以为,先生乃是主持学宫的最佳人选。
寡人诚心邀请先生,希望先生能够屈驾前往秦国。”
开口邀请之时,秦寿的内心还有些小激动,对方毕竟是有着圣人模板的大贤。
而就在他话音落下之时,孔儒的面色当即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