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我只求保命,想要陪葬,我不拦着(2 / 2)

从徐老三挥拳打向玛尔第纳,一众打手却没人阻拦,就足见危难关头,打手们已经靠不住了。

……

左秃子是青岛的渔民。

这时候的青岛,还是莱州府下的一个军事卫所——灵山卫浮山前所治下。

左秃子祖上本是军户余丁,后来军户所的土地,逐渐被豪强占据,卫所入不敷出,又没了管理粮仓的大权,无法上奏开仓赈济。

逐渐就有人开始逃亡……

卫所的指挥使,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都是几百年彼此联姻的老亲戚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

再说了,就算卫所上奏缺粮又如何?

管理粮仓的是文官,朝堂上盖印确认圣旨法律的是文官,部门里签字同意的是文官,分发粮食的是文官……

层层中转,层层剥皮!

皇帝账上少了十万石粮食,到了他们手上,能有三五个杂面馍馍,就是文官清廉了!

要知道——军户可不是百姓!

这不是文官下的“治民”,不计入人家政绩之内啊!

无关人家的政绩,就算全饿死了,与人家又有什么关系?

——都是你皇帝上干天谴,这才导致饿殍遍地……

你赶紧下罪己诏吧!

反正,你崇祯已经习惯了。

多一封不多,少一封不少!

……

至于文官贪污——

笔在人家手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哪怕你朱家皇帝让太监读书识字,也能书写……

嘴在人家身上——人家想念哪本,就念哪本!

君不见《酌中志》对于《永乐大典》的丢失时间,丢失过程,说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填充报牍、充斥耳膜的,永远都是——《永乐大典》不是在嘉靖墓,就是在皇史宬,要不就是明末焚毁了……

当时人的记载,是只字不提!

……

明代的军户,是真惨!

这话也不对!

——要是有利可图防线上的军户,人家为了维持利益细水长流,还是能能够勉强不让饿死的。

养寇自重么,祖先的老经验了……

但是,这些内地卫所,可就没人管了。

深宫里的皇帝,能看到的,能听到的,永远都是——别人愿意让他看到,愿意让他听到的!

比如袁世凯看的报纸——就是精心“制作”的嘛!

这都是经验。

就算是科技时代的皇帝,资讯这么发达的情况下,依旧难逃这个定律。

君不见,有种东西会“屏蔽”、“筛选”……

实际上,皇帝和臣,是两个极端。

只要立根不歪(比如“我圣清”就不在此列),皇帝追求的是——秦始皇想要的万万世!

必须要细水长流,必须要国泰民安。

对待百姓,是必须要妥协的。

皇帝要的是王朝长世久存!

而臣……

自从科举制以来,明面上就成了流水的“大臣”。

利益短暂化的现实状态,就会造成——利益短促、爆炸化!

敲骨吸髓,都是轻的!

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像徽州郑氏那样——捞取了能让后辈硬生生躺吃等死两百年的财富,就是最高的追求。

这就是宋献策当初与李岩讨论,建议要废黜科举时,他的思维核心所在。

别说宋献策目光短浅——能够青史留名的人,某些特定状态下,眼光都是人尖子。

作为跟着李自成,抄了那么多大臣的宋献策……

眼光会差吗?

不过是看多了官员的腐败,想要整顿这个现象而已。

特定场景的重复刺激——思维陷入局限,就成了必然了……

而明代……

臣权——野蛮生长了两百年!

换句话说,官场的贪污现象,也就稍微比清朝轻了那么一丢丢。

——因为明代没有“议罪银”、“赎罪银”。

贪污的太过了,还是要丢官,掉脑袋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