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唐代的《仪制令》就规定:“行路贱避贵”,否则要打五十刑杖。
这里的贵贱之别,不仅限于百姓们。
就是官员之间,小官见了大官,也要主动“回避”,否则将治其不敬之罪。
如果平民百姓见了当官的,不知躲开,其至冲撞了他的仪仗队伍……
轻的打五十板子,重的则要投进监狱。
如唐代着名诗人贾岛,推敲诗句入迷,见大官韩愈来了也不知“回避”。
就被韩愈手下衙役揪住,多亏韩愈喜爱贾岛诗才,这才没有同他计较。
可是,当贾岛又一次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的仪仗队时,就惹恼了这位“长安市长”,随手就把贾岛投进 了牢狱。
看到没,古今一脉传承。
古代的法律,是一脉相承的。
比如“汉承秦制”,比如“清承明制”。
后朝对前朝律法,只有改革、优化,而没有全面废除的。
就算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纵然明文天下,要官府拿着《大明律》,一字一句读给老百姓听。
不还是——一样对元朝法律,保留了一些。
这其中,不仅仅是因为后朝统治“正统与否”的原因。
更重要的却是——前朝的法律已经施行很久,深入百姓记忆里了。
接纳前朝法律,能够更容易治理百姓。
些许条文的改革,是为了新朝统治需要。
若是——全面废除前朝法律,那不就乱套了……
法律的本质是什么——朝廷集团,为了维持统治,建立在社会公序良俗上,对境内百姓的最低限制。
只要学过一些法律,就会明白一个道理——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法律的本质,就是社会公序良俗的最低准绳。
是维持统治的暴力机构所需。
这就是为什么叫——法不外乎人情的原因。
不管是古代社会也好,还是现代社会也罢,“低避高”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贯穿至今的社会现象。
一脉相承。
唯一的区别,不过是明文亦或隐形而已。
……
李定国一听有徐启元的行旌牌子,当即就明白了船只被集中看管的缘由。
官员出行,清空道路,保证来往交通便利,是司空见惯的一惯操作。
这些船,就是徐启元返程所需的!
李定国想明白了这个,他呵呵一笑:
“冯兄,看来这位徐都爷……
这是真的——来解我们燃眉之急的啊!”
李定国想明白了徐启元看守船只的操作,当即不再迟疑。
优柔寡断,会坐失良机的!
良将虽然不打没把握的仗……
但是,若不冒险,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经典战例呢?
要是双方都对比兵力,野蛮对冲,依靠人数取胜……
那不是西洋蛮夷那种猪脑子的操作么?
老祖宗早就说了——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打仗……
除了实力外,还要玩脑子!
刚刚及冠的李定国,大手一挥:
“出发!”
“二公子有令,大军出发!”
冯双礼大声吆喝起来。
一万吃饱喝足的军卒,开出朝天洼大营,朝着西北方向奔去。
必须要快!
赶在徐启元粮食没有装入粮仓之前,才能完好无损的将粮食抢回来!
双方对阵了这么久,李定国早已知道朱由检已经改革了军事。
徐启元纵然能够帮他们,也无法主导麾下大将的举动。
一旦粮食入了仓,王光恩见到败势显露,一定会烧了粮仓的!
而今天下,不管是南阳大粮仓、关中大粮仓,还是江汉大粮仓,甚至就连川中大粮仓,也都在朱由检治下。
被赶入川北山区的大西国,产粮区已经稀少到了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