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最怕细究(2 / 2)

朱元璋有没看清朱允炆这个人……这事不好说。

历史上是没有记载的。

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也许……

他也曾动摇过……

但是……

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重病了。

他没有能力再折腾了。

为了大明的延续——

朱元璋借机杀蓝玉,消除权贵,为朱允炆铺路,却是真的。

在本质上,蓝玉案的真实缘由,就是为了大明的延续。

……

实际上,朱元璋杀蓝玉,在朱标之死这件事上,就可以预见了。

……

先说结论:朱标太得人心了,所以朱标必须死——他的死是必然的结果。

……

朱标正值壮年,巡视一趟陕西,回来就死了。

关于朱标的死因,明史很简单的就记述了个风寒,只有寥寥几笔,连御医诊断症状都没有。

寥寥三两言,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这对于朱标这样——开国太子的身份来说,这是很罕见的!

按照传统规矩,一朝史书,通常都是开头详细、结尾详细,中间简略。

而朱标这个开国太子的死因,明史竟然遮遮掩掩……

太不同寻常了!

王鏊《王文恪公笔记》,记述了朱标的另外一个死因:

朱标与徽州人詹徽,在对待重囚事上起了矛盾。

(王鏊疑似以“重囚”,隐射几月前的秦王之事。秦王朱樉,是朱标一力担保后,释放回陕西藩国的。)

朱标临死前对朱允炆道:“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

半年后,朱元璋借蓝玉案,杀詹徽。

……

按照逻辑学来讲,得利最大的,嫌疑最大。

朱标死了之后,代表武将利益的嫡子朱允熥——反倒是靠边站。

文人外孙,成为了皇太孙。

恰恰此人上位后,文人集团……

不!

江南文人集团得利。

……

再说说这个和朱标之死,嫌疑最大的詹徽——他的副手凌汉,辞官后请求朱元璋,允许他留在京师。

詹徽被诛杀后四个月,凌汉却又请求归乡。

朱元璋问:“上次赐你回乡,你不回去,这一次为什么要回乡了?”

凌汉答:“那时詹徽在(朝廷任职,掌握着权利),臣有后顾之忧;现今詹徽伏诛,臣无忧也,才敢回乡。”

而詹徽……

洪武十五年,他中了秀才。

只是一个秀才,却被立刻推举为官,起步就是正七品的监察都御史。(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洪武十七年,短短一年多时间,从一个秀才,晋升至正二品的左都御史。

这在整个历史上,晋升速度最少都能排入前三。(不敢说第一,是我没准确查证过……)

詹徽的能量之大,就可以想象了。

朱标与这样的一个人,正面冲突后,短短时间,立刻暴毙。(朱标八月去的陕西——调查“秦王残暴事件”,回来后就是重囚事件,次年四月就死了。)

之后呢……

代表勋贵利益的朱允熥——靠边站,代表江南文人集团利益的朱允炆,立马上位。

在文臣集团的推举下,成了皇太孙……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