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绝代风华,重现神州(1 / 2)

虽然大朝的地方,只是一座大帐,但是,百官们却格外有精神。

寅时刚过,睡了不到两个时辰的官员们,都爬起来了。

仔细用冷水洗了脸,穿戴好官袍,仔细的抚平每一个皱褶。

逐渐汇集在了大帐之外。

天色微明。

竖立在大帐外的中军太极图,猎猎作响。

旗杆高耸。

单单旗面就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

黑绿缎为之,白绫为边,缨头饰以珠络,极其华丽。

垂在旗面四周的号带上,绘制着繁复的花纹。

因为是皇帝的中军旗,因此,号带上,多用了祥云等十二章纹图案。

(号带:坐纛上的飘带。)

古画中的中军大旗

戚继光《纪效新书·旗鼓》卷十六:“此不可用于行阵,重大也。”

大纛迎风猎猎。

端的是威严端重。

三辰如常大旗飘扬!

大帐四周,青、红、白、黑、黄五色门旗,足足十面之多。

旗杆高一丈二尺,旗杆顶用缨头珠络雉尾装饰。

立在大帐的营门处外,拱卫着中军大旗。

豹尾旗耸立营门侧方,柔顺的豹尾,随风摆动。

五方神旗、五方形旗、五方转光旗、五行旗、五方高照旗,各立东西南北。

五面二十八宿号带,耸立众旗之外。

六丁、六甲、九星八门,六面旬旗、六丁神符旗、六甲神符旗、六甲旬符旗……

各立四周。

再外围,是一面面三角将旗。

旌旗林立,军容整肃,沉默中肃杀之气弥漫。

……

大明是封建时代的巅峰之一。

单单是这旌旗,就可见一斑。

纵然清朝黑了两百五十多年,却也不得不在《明史》中留下这样一句话: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遍观大明——

困扰强汉、盛唐的西方,始终不见于史书记载,偶有小患,也举手可平。

甚至,臣服于大明的土司一出手,就给平定了!

北方,硬生生打了两百年,将世仇蒙古,打成了铁杆,若不是文臣集团“送”,何来的东虏之患?

东方,刚刚一统“天下”的倭国,被爆锤的闭关锁国。

南方,纵然文人集团都如此“送”了,然而,那几乎一统整个次大陆的缅甸,却被云南几个土司,挡住了兵锋。

这些……难道都是明朝运气好吗?

那一千年前,就可以攻入大唐京师的西北之患,为何在明朝销声匿迹?

诚如斯言——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正因为明朝始终都能压制周围,才使得明朝并无那种吸睛的战绩。

同样——也是因为没有外患,才使得文人集团成功的作死了……

多啰嗦一句,说说帖木儿帝国对大明的态度吧。

帖木儿帝国在1507年灭亡,后人逃入印度,建立了莫卧儿帝国。

帖木儿帝国自从大明初立,就开始给明朝上贡。

虽然帖木尔想要与大明掰腕子,也曾短暂不臣,但是,被朱棣一通大舰巨炮,给干服了。

自此之后,帖木儿帝国直到灭亡前,还再给大明朝贡,这都是弘治年间了(1500年左右)。

(此时,帖木儿帝国给皇帝的贡物以玉石为主,弘治回礼是一斤玉石,回一匹布。

我先说出答案,省的他们又要叫是拿钱买了。

原材料换工业品,这个“送”,当真极妙!)

这时候,帖木儿帝国已经快灭亡了,于是想要请求不走陆路(朱元璋定下),改为海路。

结果——拿到航海贸易的文人集团,给拒绝了。

这次朝贡之后,帖木儿帝国灭亡。

莫卧儿帝国直到1560年以后,才彻底稳固了大半印度。

帖木儿帝国都灭亡了啊!

该不朝贡了吧?

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