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因为惩治贪污,而引发的混乱(2 / 2)

杀得好,敢贪,就必须杀!

老百姓认为处死贪污犯,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是——

有些人可不这么看!

并且还不少!

……

作为大明的新都,纵然大多百姓都是昔日的灾民……

然而,今日的汉都,实在是太富饶了。

导致无数人都想朝汉都来……

套用后世的理解——后世人无不向往北上广。

今日的汉都,就是北上广加起来……

谁不想去!

在这样的局面下,汉都的人口来源,越来越驳杂:

不但有跟着朱由检才能活下去的流民,以及靠着朱由检发家致富的小商人。

更有数万学子。

以及那些见到大明日渐昌盛、政治清明,聚集过来的无尽有钱人。

这些人,一部分是觉得汉都的商业氛围,是适合经商的,想要过来发家致富。

另一部分,则是等着明年恩科的士人,以及小部分搬迁的豪门。

皇帝早已下了圣旨,大告天下,明岁春天,举办第二次恩科。

这可是做官的好机会啊!

尤其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大明……

最关键的——这新大明的皇帝,还是在位很久的老牌皇帝!

当这样一个合法皇帝,创建了这样一个“天堂”,谁不向往呢?

因此,迁居汉都的各地士人人家,已经有了数万户之多。

其中更是不乏文采裴然的文坛大佬。

这时代,文政是一家……

身为政客——

这些人已经打探出了大明的新规矩:

严格按照《大明律》,不准士人议论国政,更是不准在野士人上疏。

若想讨论国政,可以给各个报纸发表文章。

给报纸写文,不但能够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一经录用,还会给予稿费。

虽然稿酬不高,却也够寒门士子赚取生活费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

更是催生了一众专门靠纂稿为生的职业文人。

……

资本的发展,是犀利的。

伴随着汉都越来越繁荣,各种行业层出不穷。

就比如报业——

大明各种时报,分为日刊、周刊、月刊等。

普通人家,只要缴纳一部分定金,就可以承包一处地方报纸的分销活。

比如,书店老板可以缴纳一部分定金,然后以个人名义抵押,从报社拿到一定分量报纸的售卖权。

他就可以垄断这条街,或者数条街的报业。

比如,丧失了体力劳动的老年人,一样可以缴纳部分钱财,得到在街角建立报亭的权力。

比如孩童,为了赚钱补贴家用,就可以从书店、报刊,拿到部分报纸的兜卖权。

也就是俗称的报童。

不差钱的新晋“商贾人家”,早已学会了时髦的看报。

在各处酒楼、茶馆,更是催生了一些专门靠讲读报纸,换几枚赏钱的“职业读报人。”

有钱的人家,自然不会这么干!

这些人,大半都是今秋落榜的恩科举子。

恩科门槛太低,太多穷困读书人,想要来京师碰碰运气了。

谁知道——恩科题录太偏……

杂学,成了恩科的主流!

这就要了老命了……

那仅仅是往日里,作为科举辅助的知识,甚至,还有很多登不上科举大门的知识……

竟然成了主流?

老天爷……

……

买书是要花钱的啊!

就算是借书抄书,也是要花时间的!

寒门士子,哪有几个愿意花这个代价的……

——————

ps:

(明朝科举更改数次,并非都是单纯的八股文。

比如明确记载要考算数的,我随便找一些就有:

《明太祖实录》洪武三年八月……中式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日:骑,射,书,算,律算,通于九法。

正统十五年....以礼乐书算分科立教。

《礼部志稿》宣德四年九月丁卯,习算……

《日知录》天下儒生学员,并习书算,上从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