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这个十六世纪小冰河时期,欧洲油画,画中是泰晤士河,人们正在滑冰。
这玩意就与地球在宇宙的位置有关。
但是,在小范围、在城市内部来讲,温度则是与钢筋混泥土建筑有关,当然,还要加上大面积的玻璃。
将城市建在平原,不单单是与农田争地,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温度变高了!
朱由检自然明白,钢筋混泥土这种快捷的建筑模式,以及高楼大厦那恐怖的土地利用效率,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占地2000平方的土地,若是只有一层,顶多容纳几百个员工。
若是将它修建成了高楼大厦,那容纳的员工数量,就与层数有关,而不是土地面积了!
同等的资源,更高的产出,这才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飞快发展的根本。
若是这么说,那是不是人类发展,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就无法妥协了呢?
朱由检认为,还有第二条路!
将那与农田争夺土地的城市,挪到了山区去!
当然,十万大山这样运输成本成倍增加的大山,自然是不行的。
但是,像南阳盆地边缘的这些小山区,为何不行呢?
就拿朱由检定为新都的这片山区来讲——山谷互通,与平原一线之隔,无非是前期要花了代价去修路罢了!
无非是建筑的成本增加一点罢了!
山不甚高,拔地而起不过一两百米,路不甚险,只要道路沿着山谷蔓延,到处都是互通的!
将鲸吞土地的城池群,修建在这样的地方,才是长久之道啊!
给庄稼留一片干净的沃土,给百姓留一片容易耕作的土地,这才是一个皇帝该考虑的事情啊!
(我看到了评论,有人说你是当地人,将国都定在你们那,安的什么心?
我只想说一句,我写了七八本历史了……
定都山东的,有!定都陕西的,有!定都河北的,有!定都江南的,一样有!甚至定都西南的,都有!
难道我的户籍也能如此变换不成?
说句不好听的,这本书之所以如此考据,如此布局追求合理,纯粹是因为这本就是——我就没图赚钱!开书的时候,我两口子就商量好了,写一本番茄没有的,也算是给自己这么多年写历史的一个交代。
当然,历史写得多了,看多了各种问题,心不平,愤青了……)
……
朱由检与宋应星结伴而行,沿着码头边的街道,缓缓而行。
沿途,一个个老百姓停下了脚步,站在路边,躬身避让。
一个个胆大的百姓,更是向皇帝发出了问好声:
“陛下,您吃了吗?”
朱由检笑着点头,招手与百姓回应,偶尔遇上了年纪大的,更是站定了身子,回上一句:
“朕吃了,您老人家吃了吗?”
得到皇帝回应的老百姓,满脸褶子似乎都舒展开来,一张遍布皱纹的脸,笑成了菊花:
“哎!哎!小老头吃过了,陛下您们慢点走啊!”
宋应星诧异的看着这一幕。
皇帝在这一带,很得民心啊!
他浑然不知道,朱由检前几天去流民安置的村子视察的时候,那一个个身穿补丁摞补丁衣服,甚至满脸菜色的百姓,更是人人举着自己舍不得吃的杂面窝窝头,想要献给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