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中,平民生活最差的老毛子更惨,民众食用的面包都是麦麸不说,还往里面掺沙子!
那黑面包,放置久一点,完全能够当转头用,这还是他们的日常口粮。
原时空二战前期,小日子作为最后一个赶上工业化末班车的列强,民众生活同样困苦,
每年都会发生米骚乱事件,老百姓买不起米,只能公然抢劫米店和政府粮仓!
当然,这和小日子国土面积狭小,多为山地,可耕种面积少也有很大关系。
也就大漂亮好一些,按照国家可耕种面积和人口对比,妥妥的地广人稀啊!
明秦帝国的贸易进口额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粮食进口,每年从澳大利亚和大漂亮手里十几亿斤的往明秦拉。
明秦帝国就是第一粮食进口国,就这,还只能保证帝国百姓的基本生活。
如今,帝国农业司搞出了这些大杀器,明秦帝国如果全面种植的话,基本可以摆脱这个第一的帽子了!
不等众臣从喜悦中平复下来,袁隆继续介绍:
“还有食用牲畜方面,农业司畜牧科的同僚培育出了一种生长极快,容易养活的鸡种和猪种!”
“鸡的出栏周期缩短到了42天,猪的则是6个月!”
“而肉牛方面,农业司畜牧科也着手开始改良,以后也会出现出栏周期更短的肉牛!”
德康皇帝听到这里,不得不感慨,都是科技狠话啊~
原时空的普通大众都想吃什么原生态土鸡、土猪,那些牲畜的养殖周期都很长,而且出肉率不高。
但那是大众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为了追求健康生活的向往。
放到现在,能一周吃上两三次肉就算很不错了,都是地主或者中产阶级才能过的日子!
可是,帝国中产阶级又有多少呢?很大一部分百姓还处在底层状态。
所以,追求高产高出肉量,才是王道!
等帝国平均生活水平达到后世的那种情况,明秦人才有资格开始追求原生态......
“哈哈哈!赏!重赏!”
“农业司司正袁隆封子爵,世袭罔替!其余农业司的人,按功劳赏赐男爵爵位和相应的财物!”
“就由袁司正拟定功劳名单。”
周永琪大声打断了窃窃私语的众臣。
袁隆听到皇帝的封赏,马上开口谢恩!
众臣也不觉得皇帝的封赏有什么不妥,明秦帝国虽然是一个工业国,但骨子里的种田基因已经根治在每一个明秦人的身体里。
农业司这么给力,皇帝大赏一点都不过分。
“袁爱卿啊,朕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以后老百姓能不能吃饱,吃好就靠你们了!”
“如果农业司的人能搞出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的农作物,朕在这里给你一个承诺。”
“封侯享太庙!接受皇室供奉,帝国不灭,香火不绝!”
德康皇帝开始画大饼了,这也不算是大饼,如果袁隆他们真搞出亩产万斤的粮食作物,封侯一点都不过分,当然看是什么,
像番薯这种原本产量就很高的作物,就算搞到了万斤,功劳也会打个折扣。
但是,若是水稻这种可以作为主食,原本产量就不高的作物,真搞到了万斤,别说享太庙了!那民间封个神都不过分......
“高卢植,你要全力配合农业司的研究工作!”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还要配合推广新型作物的种植工作。”
“总之一句话,帝国百姓能不能吃饱,就看你们的了,这是功在千秋的事!史书上一定会大书特书你们的名字!”
听到皇帝的吩咐,众人都有些眼热!
5000多年的历史,能在史书上留名的人何其少啊,如今袁隆和高卢植有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连着他们这些同时期的大臣,也有很大可能会趁着他们的东风,也被记载在史书上。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工部、礼部、吏部,就连毫无关系的兵部和刑部尚书都在琢磨着怎么插上一脚。
兵部尚书阮成暗搓搓的想,是不是在推广种植的时候,他们兵部可以派部队配合啊!
对了,他们农业司的试验田可是重中之重,他可以提议皇帝陛下,让他们兵部派人保护啊。
刑部尚书同样也是这个想法,其他的吏部、工部尚书也都在绞尽脑汁的想怎样合理的切入农业司的事。
没一会,各部尚书都急哄哄的建议德康皇帝,他们要怎样出力配合农业司的人,
就连内阁首辅杨潇也装模作样,一副牵头人的样子开始安排建议各部如何配合农业司。
周永琪看着急吼吼的众人,心里也是好笑,不过这是好事。
他们因为名留青史的诱惑,在配合农业司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有求必应、事半功倍!
德康五年的首次大朝会,就在这样激动、兴奋的氛围下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