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兵争决胜(2 / 2)

这一场战斗极其惨烈,自东出以来战无不胜的大秦军队,第一次遭到了惨败,三万中军、先锋,一战之后死亡过半,更为严重的是,中军秦公嬴渠梁遭逢吴起魏武卒阵斩。

那秦军致胜法宝弩箭在这一场战斗中面对全身重甲依旧能够健步如飞的魏武卒也没能发挥出足够的效果。

哪怕最终秦军在看到嬴渠梁死亡后爆发出让吴起、孙武都为之动容的惊天血性,最终损伤应该不是两万多,而是全军覆没。

从六十二回合开始对峙,一直到七十回合。

八回合的时间,两年多的准备,孙武向天下证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兵法,一战决胜。

并且在击杀嬴渠梁后,孙武更是以一手围点打援,牺牲了区区一万中立州仆从军,以一场滔天火海,几乎葬送了夏尔玛的象队,一举荡平黑三州的两方联军。

收复九成黑三州的领域。

嬴渠梁的死亡对于秦国的发展那是绝对的噩耗,哪怕诸葛一早就有嬴驷落下,可此时大秦大势不稳,在商鞅的扶持下登上君位的嬴驷根本没有完成完美继承,大秦对于黑一州的渗透也陷入了停滞之中。

诸葛一更是明白,此事要是处理不好,那历史上被封锁在关内的秦国将会再次出现,可在对弈之中,他和他的秦国都无法接受这种局面,他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

共鸣空间,坐而论道!

此时出现在诸葛一面前的正是一袭白衣,正襟危坐的商鞅。

从牵引而出时的意气风发,再到变法强秦时的雷厉风行,经过十几年的夙兴夜寐,特别是得到秦孝公嬴渠梁身死的噩耗之后,此时的商鞅虽然依旧仅是中年,可早已两鬓斑白。

“商君,别来无恙!”

“鞅,见过执棋者,秦之法,已行之,可谓良法?”

论道之中的商鞅,声音有些沙哑,他与嬴渠梁不仅仅是君臣,更是知己,手握大权,却毫无他念,同样,嬴渠梁哪怕留下嬴驷监国,也是依旧将所有朝政权柄授予商鞅。

“公如青山,我如松柏。”

诸葛一并没有去正面回答,反而是说出了这样一段话,这一段不见于史料,也就是诸葛一前世文献影史中的文字,可此时的商鞅却是淡淡一笑。

“粉身碎骨,永不相负!”

商鞅回答的十分干脆,仿佛知道诸葛一内心的想法一般,商鞅闭目:

“罢了,吾知,汝要言何?君且答之,可谓良法?”

“商君既没,秦法永存!”

“吾知之!”

随着商鞅有些虚弱的言出最后三子,共鸣空间碎裂,这一次诸葛一的共鸣论道也为止中断,对弈台前的诸葛一确是轻叹了一口气。

这种叹气很快就被导播所关注到,立刻成为了全场棋手的神态特写。

有些觉得这位年轻的天骄似乎对待失败还是有些介怀,有些人不免担忧诸葛一年少气盛,无法接受失败。

可在中八城中,何多多突然大笑出声:

“来了,诸葛师父,来了,这就是天一妙手,我的感觉不会错的,天一棋手的妙手要出现了!那神色,绝对不会错!”

这一番言论,本是何多多对虞城所说的,可导播本来是想在这种镜头下压一压这一对疯癫解说,没想到刚把虚影透射到中央解说席,就出现了何多多这癫狂的一幕。

人家叹气,你作为解说,竟然还在狂吹!

可正是这种特立独行,一下子让中都的观众依稀记住了一个词,天一妙手,有些棋手也事好奇的关注过去,他们倒想看看,是什么让一位“专业”解说,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如此兴奋。

没看一旁之前吹牛吹上天的,职业八段解说诸葛羽此时都有些挂不住面了么?

可就在新回合开始,最西方的黑五州上方,一道血红色的文字伴随着雷霆缓缓出现,那是命劫!

命劫【作法自毙】!

血红色的四个字,一下子笼罩在商鞅上方,并且让整个秦国都产生了动荡。

变革成功后,秦国国力大涨,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几乎所有观众都认可,这位商鞅的变法的强大,可刚刚那个解说所言的天一妙手,难道就是给自己套上一个命劫?

作法自毙?

看着不断动荡的秦国之势和似乎闭目等死的商鞅,人们突然感觉这四个字还真是挺符合现在的环境的。

“绝杀类的命劫,目标就是那位变法的商鞅,有趣,仿佛是命运绑定一般,这命劫的出现就是那位秦公嬴渠梁死亡所带来的的。”

中央解说席中,墨守拙再次点出命劫所属。

而人们也看到了这不断下压的命劫,想看看这位一手打造大秦法律体系的英雄棋灵要怎么度过这一次命劫,所谓的天一妙手是否就是破劫改命?

只见命劫之下的商鞅,从府邸之中整理衣冠,随后在甲胄护卫的护持之下,身穿封君之服,大步走出商君府邸,哪怕是命劫当空,但整个大秦气运都在保护着他,尽管绝杀来临,可他却无动于衷。

看了一眼,栎阳城的王宫,哪怕是现在新任秦公嬴驷都退避商鞅,留守新都咸阳。

栎阳城,大秦的底蕴所在,商君变法之始,在这里,绝杀命劫想要击杀他,必须击破这漫天秦运。

可商鞅对着王城三拜之后,淡淡发声:

“出发,去咸阳!”

-------------------------------------

《天弈百科》闲野杂谈篇:“墨攻”,我自小习得墨之棋路,师长皆言墨守成规,防御和思想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墨门棋路,然而自入门起,老夫就认为善守者必擅攻,可惜蹉跎至今,小有所得,终止步国士,留此言更待后人,更进一步。——节选自墨守拙《墨攻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