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金子(1 / 2)

第361章 金子

都说人间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风入火炉,火苗直窜,铁匠铺里变的燥热至极,汗像水珠一样流个不停,尤其是在处暑的夏天,火炉旁温度至少有50c。

才站了一会。

三人身上汗像水珠一样流个不停。

“我去借桶水过来。“屋里高温的让李红兵快要闭过气,转身跑出铁匠铺,屋外清新空气让精神一振。

骑上三蹦子,随便找了户人家,打了两桶冰凉井水,蹬蹬瞪跑回铁匠铺。

烟袋叔就等他回来,用水瓢喝了一瓢凉水,指着十多斤重的狗头金。

“红兵,真要用它,这卖出去可值不少钱?舍得?”

“嗨,有啥舍不得的,就用它。”李红兵打大手一挥,根本不在意这块狗头金的价值。

再值钱能比那两张药方值钱,最近每个月银行发来的入账短信,每次收益不少于七位数。

“是个敞亮人,那我砸了!”烟袋叔赞了一句,拿起锤子用力砸向狗头金。

哐哐几声。

锤子把狗头金小头砸掉,估摸有三斤左右,钳子夹起金块,放进烧通红的坩埚里。

接下来拿出提前做好的泥坯磨具,喷洒特质药水,丢在火炉边烘烤。

火焰一接触泥坯,瞬间爆出刺啦火星。

坩埚里金块在高温中慢慢融化,烟袋叔不知从哪找来一块白色结晶块,用锤子砸成粉末,撒进坩埚里。

“叔,你这放啥!”不懂就问,李红兵好奇询问。

“硼砂,能把金子里面的杂质吸出来,老辈都是这样炼金。”

烟袋叔一边说,一边盯着坩埚里金水的变化。

加入硼砂没多久,金水表面浮起一层杂质。

见状,烟袋叔马上用铁钳夹起坩埚,丢进不知放了多少年的黑水缸里。

刺啦!

水缸里的黑水冒出一阵白眼,黑水咕咕噜噜翻滚冒泡。

冷却完后,提起坩埚。

此时坩埚底部出现一块被白灰色外壳包裹的金属块。

拿起铁锤在坩埚底部哐哐猛敲几下。

金属块啪嗒掉到地上,外面灰白色外壳破裂,露出金色光芒,在煤油灯昏暗光线下分外耀眼。

烟袋叔捡起金块,放在铁砧上敲了敲,磕掉表面一些白灰色的杂质。

“这就炼成了?”李红兵。

“不成,还要再炼三回。”烟袋叔摇摇头,从新坩埚放进火炉里。

如此反复两次次,金水上杂质越来越少。

第三次,等金块冷却后,烟袋叔从铺子角落翻出一盆黑漆漆的油水,架在火炉上烧开,盆子里散发出金属和花生油复合味道。

冷却好的金块,丢进滚烫热油里,刺啦一阵白烟飘起。

铁钳在油盆里扒拉出金块,过完热油后的金块,表面金光闪闪,甚至还有些刺眼。

烟袋叔这才露出满意表情,面带得色的把金块递给李红兵,说道。

“老辈炼金,都是把硼砂与黄金炼完后放进沸油里,硼砂被油一炸,化成烟,金子没事,金子表面的硼砂就炸没了。”

入手第一感觉沉,第二感觉油润,还带着微微烫手感,李红兵问道。

“这得有2斤多吧!”

烟袋叔点点头。

“差不过,你那块狗头金的黄金含量不错,有七层,3斤折下来还剩2斤多。”

“那开始打牙吧!”李红兵迫不及待想到看到虎牙套出炉。

“急个啥,不锈钢盆还没融。”

烟袋叔抄起不锈钢盆,用锤子哐哐一通乱砸,直接丢进火炉里。

炉火炙热高温,把不锈钢盆加热到通红,可就不见有融化迹象。

李红兵第一反应。

火炉炉温达不到融化不锈钢的条件。

这时,烟袋叔用铁钳把烧通红的不锈钢盆放进坩埚,转着跑到铁匠铺角落,头上戴着一个面罩,抱着一个坛子回到火炉旁。

就当李红兵准备开口问烟袋叔,干啥带个面罩。

只见烟袋叔从坛子里抓出一大把酸臭味的颗粒,丢在坩埚里。

轰!

坩埚像是爆炸一般,发出一声轰鸣,冲天火焰从锅里喷涌,滚滚热浪拍在脸上。

瞬间,李红兵从自己身上闻到一股焦臭味,那是毛发被烧焦的味道。

连忙伸手摸了摸头发,摸出一把焦沫沫。

我艹!

不会眉毛也被烧了吧!

李红兵害怕的往眉间抹去,果然也是一手焦黄沫沫,难怪烟袋叔要带上面罩,幸好傻娃坐在火炉背面拉风箱,没有收到波及。

“叔,你弄啥呢,我头发眉毛都烧没了!”

烟袋叔取下面罩,淡淡瞅了一眼,“山里娃怕个求,没毛就不是爷们?没毛婆娘还能不让上床?”

这话说的有道理,可总觉的哪里不对劲。

可伱起码提醒一下,让我有所准备啊!

李红兵眯起眼睛,正要询问往坩埚里撒的什么玩意。

赫然看到烟袋叔又抓起一把。

还来!

李红兵转身,嗖一下冲出铁匠铺,身后感受到一股滚滚热浪撞在后背。

幸亏反应快。

要不然真成卤蛋。

说什么也不进去了,鬼知道烟袋叔又摸出啥危险玩意。

李红兵跑回三蹦子,掏出手机刷起新闻。

咦!

王茜嫂子的危机公关反应这么快。

下午刚成立小组,现在网上已经出现不同声音。

别说,文章写的真不错,图片配的也不错。

评论区也不在是清一色黑粉留言,反而冒出许多不同声音。

双方各自站在道德制高点,向对方发出语言攻击,从而引来更多人围观参与。

这就是王茜嫂子所要达到的效果。

三步走,串联、助推、配合,产生舆论的引导形成舆论的关键。

通过点与点串联,形成意见,引出热点事件及其舆论影响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多个可以被串联到事件的“点”。

并且由不同的用户发布,再串联起来,拼接成为完整的事件,最终形成舆论。

推手助推,“制造”舆论,利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推手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将编辑好的信息,瞬间推送到多个用户。

以由下而上的自发形式,助推形成“舆论”,而这样的“舆论”很多时候是不受掌控的,引导网民不知不觉卷入其中的。

大众配合,推向篙朝。

当被各社交网络平台或网站热帖炒作起来的事件渐炒渐热,形成舆论,引发一定程度的关注。

大众往往只是凭靠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的信息或者情况,来填空和进行拼图,自认为还原了事件的真相。

而人们一旦相信了某个信息,就很难再改变自己认定的观点。

永远年轻,永远热血,永远被人当枪使,永远被人带节奏,永远自我感动。

最终不管舆论矛盾怎么变化,终究在一个盘子里,最大的赢家只有草沟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